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1/8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2/8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3/8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请问这三种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B.1912 1949 1978 C.1912 1952 1956 D.1840 1956 1978 答案是C 君主制于1912 年 灭亡,君主私有土地制也在同时,排除A、D,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一切土地公有,所以自耕农私有土地制也应该在那时候消失,故排除B,选择 C。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存在有三种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由封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土地的一种制度。它是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只存在于一个封建王朝的初期,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等。这种土地制度在封建王朝初期起着调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的作用。但到了这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封建政府无田可分的时候,两大矛盾就尖锐至不可调和,农民起义便来了„„如唐朝的“均田制”,王莽的“王田制”,实际也是一种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它的失败证明,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不适合存在于一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在中后期,政府要实行这种土地制度,就必须剥夺地主(主要是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去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是大地主所必然强烈反对的。同时,期盼土地的农民又得不到土地。这样,三者之间矛盾尖锐,这个王朝便该寿终正寝了。宋代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唐朝杨炎的“两税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等,虽不似“王田制”那样激烈,但实际上也是要限制大地主获得更多的土地,保证个体农民的土地数量,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它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从根本上看,封建政府是要全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这样,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地主占有的土地都会越来越多,这便是土地兼并。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会出现土地兼并,而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抑制土地兼并。因为不抑制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就会减少,农民就要造反。但抑地兼并,连地主都要“造反”。可见,土地兼并是一个封建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封建个体农民(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就是这种经济的写照。它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我国许多王朝如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