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梳理 册数 单元 教学目标 教材的前后联系 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 一上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是今后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及周长的重要基础。 用球是否可以画出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确理解。 一下 第一单元位置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5、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1、位置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今后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奠定基础。 2、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位置:习题中遇到这样 判 断 照 片 中某 人 的左边或 右边是谁 时 ,以照 片中的人 或 看 照 片的人 为标准 ,学生把 握 的不 好 。 二上 第一单元长度 单位、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1、初步认识长度 单位厘 米 和米 ,初步建 立1 米 、l 厘 米的长度 观念 ,知道 1 米 =100厘 米 ; 2、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线 段 与直线 有着 密 切 的联系,过去 把 直线 和线 段 编 排在一起 ,并利1 米 、l 厘 米 的长度 观念 较 难 形成。镜 面的对称 现 象以及在方格 上画简 单的轴 对称 图识、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4、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