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关于冬至起源 2024 关于冬至起源 冬至起源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 24 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虽然现在冬至作为节日已经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舞台,仅保留它作为节气的意义。但是在古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冬至是 C位出道,并且在千年的时间里冬至一直占据节日中心的位置。古人甚至一度将它作为一年的开始,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因此冬至还有“亚岁”的光荣称号。之所以有这样特别的地位是因为古人觉得,冬至这天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也是从这天以后白昼一天天边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因此人们将冬至作为一年阳气的轮回,也是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一年的开始。 古时候过冬至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祀。唐宋时期,帝王将冬至这天定为年终祭天的日子,这天皇帝要到郊外进行祭天大典,而普通百姓则在这天祭拜祖先,出门在外的游子也要回家庆团圆。在民间冬至除了祭祖之外,还是人们祭奠孔子和行拜师礼的日子,这项活动被称为“拜圣寿”和“拜冬余”。 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可谓是养生的重要时机,主要是由于“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之后,调整饮食作息也至关重要,冬季干燥寒冷,极易上火,饮食需要“增酸减辛”,多摄入水分;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为了避开上火,饮食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也就是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而且糖类、脂肪、盐少;还要注意避开加重燥气,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冬至的意义:寒冷将至,冬季正式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按公历,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 12 月 22-23 日(今年是 22 日 12 时 19 分),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 270 度,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