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尝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沉着说课 新课标和教学大纲一个很大不同就是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本身总结不雅察现象的能力加强了,以这一节课为例,以前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注重的是常识的再现;而此刻变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注重的是问题的提出与发现.本节课以尝试的形式呈现,不仅熬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尝试,如何提出问题,这些才是现代中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尝试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本身独立完成尝试,独立进行尝试数据的处置,最后讨论尝试成果,看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该罢休让学生自主设计尝试,即使尝试方案不符合要求,也要加以鼓舞,因为学生在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是很重要的.这节课的教学可以打破以前传统的一节课进行 45 分钟的方法,把两节课连在一起放在尝试室里进行.用大约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阐发设计尝试方案,找出可行的尝试方案,在残剩的时间进行实际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可能呈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并指导学生用计算机进行尝试数据的处置.三维目标 常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尝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尝试.2.学生本身设计尝试,本身根据 本身的尝试设计进行尝试.3.对尝试数据进行处置,看一下尝试成果能验证什么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不雅1.通过探究尝试,培育实事求是、尊重客不雅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尝试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3.培育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2.如何提出尝试方案并使尝试方案合理可行.3.尝试数据的阐发与处置.教学难点1.如何提出尝试方案并使尝试方案合理可行.2.尝试数据的阐发与处置.教具筹办多媒体课件,小车,一端带滑轮长木板、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两条;钩码〔规格: 10 g、20 g,用作牵引小车的力〕;砝码〔规格:50 g、100 g、200 g,用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刻度尺;文件夹;粗线绳〔用来牵引小车〕.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气垫导轨、微机辅助尝试系统一套.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课导入]操纵多媒体投影图 4-2-1:图 4-2-1分组定性讨论组 1:物体质量必定,力不同,物体加速度有什么不同?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