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孟德尔的讨论发现过程,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讨论的一般方法,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2)通过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二 重点难点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及实质是本课题的重点兼难点。一方面,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必须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另一方面,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内涵必须有赖于减数分裂,难度较大。(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 教学策略 本课题采纳启发——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学生已有分离定律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更复杂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四 教学过程[忆旧引导、质疑、入境] 引入: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我们看到 F1只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性状分离现象,且分离比接近 3:1。孟德尔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导致了形状分离现象。生物体性状很多,同学们思考:两对(或更多)相对性状遗传又会如何呢是否与分离定律一样比例是否还是 3:1由此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选取如下两对相对性状: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黄色 圆粒粒色 粒形 绿色 皱粒演示: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正交、反交)F1 黄色圆粒 提问:显性性状——黄色、圆粒 隐性性状——绿色、皱粒 U 提问:结果如何——有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小组讨论,作出预测。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1孟德尔对结果同样进行了统计学分析,F2 四种表现型的近似比值为 9:3:3:1。提问:问题①:是否与分离定律毫无关系若一对一对分析发现什么问题——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问题②:F2 代出现了新类型,这些新类型有什么特点——是亲代个体没有的性状。问题③:如何解释 F2 新类型的出现,且比值近似 9:3:3:1——孟德尔提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