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因素: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之前学生已学过溶解,尝试做过溶解的实验。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溶解一些物质的经历,因此本课学生很容易想到一些溶解的办法。因此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同时让学生亲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设计“怎样加快食盐和水果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教学重点: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杯子、食盐、水果糖、热水分组实验材料:食盐、水果糖、搅拌棒(筷子)、杯子、自来水、热水、小锤、实验记录单、白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发问题1.活动:1:老师这里有一杯水,想请一个同学尝一尝。看尝后说一说你的感觉。(糖在水中溶解了)2、活动2:老师将一大块水果糖放入另一杯温水中,另找一位同学尝一尝,并说一说你尝到的感觉。(发现水不甜,这是怎么回事啊?)3.提问: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喝到这杯冰糖水呢?(揭示本课研究课题—溶解的快与慢)二、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解快与慢的方法1.猜想: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加快溶解学生发言: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能说出用热水、搅拌、压碎的方法。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用搅拌和加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要证明用搅拌和加热水可以加快溶解食盐,怎样做比较科学?(在做这两个对比实验是一定要弄清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实验:(一)(1)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一份大约10克。准备两个杯中都大约30毫升水(常温)。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2)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一些。(3)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二)(1)取30毫升热水(60度以上)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2)观察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3、交流汇报实验情况。4、小组讨论:通过实验你的发现什么?实验又证明了什么?5、交流汇报讨论结果。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1、提问:水果糖(冰糖)溶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使水果糖的溶解更快一些?(教师演示实验)实验:(三)(1)小组合作制定一个除搅拌、加热外,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2)将一颗碾碎的水果糖放入一杯热水中,一颗没碾碎的水果糖放入另一杯热水中。(3)观察哪一杯中的水果糖溶解的快一些。(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5)小组研究,通过实验你发现什么?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三、小组交流回报:学生分别汇报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实验发现的问题,实验证明的问题。四、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加热水、搅拌、压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五、拓展与应用1.现在你能想办法快速喝到一杯甜的水果糖水吗?2、我想制作一瓶肥皂液玩吹泡泡游戏,你有办法快速制作出来吗?课上交流后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尝试。3、游戏: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奖励大家玩吃糖游戏:每人一颗水果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嘴里溶解水果糖,看看谁快,但不允许囫囵吞枣,注意安全。吃完糖后交流一下吃糖的方法。4、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加快溶解的现象,比如喝咖啡的时候,小调羹有什么用?炒菜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锅里放盐比较好?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究有关溶解方面的问题。板书设计:溶解的快与慢搅拌加热碾碎不同条件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一个加热一个不加热一颗碾碎一颗不碾碎相同条件水量水量水量水温食盐的数量水温食盐的数量放入的时间放入的时间放入的时间不搅拌不搅拌溶解的快与慢实验记录组月日方法不同条件相同条件搅拌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水量、水温、食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