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年级数学做题三种改错的方法 一班级数学做题三种改错的方法 孩子自己检查以后再邀请家长检查,假如发觉错误,家长依据错误状况教给他改错的方法。 1.A 类:马虎的错误。 家长发觉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示他再看题目要求、图或者文字,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索。 孩子假如自己发觉并改正了,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 A,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马虎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时也提示自己不要再马虎。 2.B 类:方法、学问错误。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家长可以给他提示。例如: 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1〕1、2、3、4、5〔〕 〔2〕2、4、6、8、10〔〕 〔3〕5、6、7、8、9〔〕 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家长可以这样提示:“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改变?每次增加多少?其次行呢?”孩子依据提示去思索,而不是家长直接告知他答案。总之,能让孩子去思索的,家长决不代替。 孩子依据提示作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是自己的薄弱点,需要以后多第 2 页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思索、多练习。 3.C 类: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需家长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 C,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提示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留意听。 4.这些 A、B、C 符号的标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缘由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关怀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同时关怀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例如:对于 A 类错误,需要仔细读题,仔细检查;对于错误,需要上课时仔细听老师和同学的方法,多思索,多练习。 家长可以针对 B、C 类错误,再设计类似的题让孩子练一练,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难点。 这个习惯养成以后,孩子在高段的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高段科目多,内容多,时间紧,复习时有针对性,把书、作业拿出来,重点针对 B、C 类进行复习稳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学问的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这样节约时间,轻松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