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医院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二)诊断依据。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七版)、《儿科学》(王卫平,沈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1.临床上有少尿,血尿,浮肿,高血压。2.2周内血清补体C3下降。3.伴随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抗链O明显升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10–14天,过敏患儿可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并发症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高血压脑病的防治、急性肺水肿的防治。(四)标准住院日为7–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0+B95.5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补体、ASO;(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ANA、CRP、ESR;(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5)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感染性疾病筛查(支原体抗体、EB病毒抗体,乙肝/丙肝、HIV、梅毒、中段尿培养等)、RF、血型;(2)ANCA、免疫球蛋白、心磷酯抗体、抗GBM抗体;(3)超声心动图;(4)肾活检肾组织病理检查;(七)选择用药。1.抗菌素:青霉素5-10万单位/kg/d;2.利尿剂:口服双氢克尿噻1-2mg/kg/d、速尿1-2mg/kg/d;静脉速尿1-2mg/kg/次、托拉塞米1-2mg/kg/d;3.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阻滞剂,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4.对症中药治疗。(八)出院标准。1.血压正常;2.浮肿减轻,肉眼血尿消失;3.肾功能改善。(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小球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3.患者能逐渐恢复,但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B95.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2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及时处理各种临床危重情况(如高血压、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初步确定是否需要肾脏替代,并制订诊疗方案□向患方交待病情□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各种必要的知情同意书□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患方沟通□对症支持治疗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肾脏病护理常规□一/二级护理,卧床休息□低盐(0.5克/天)饮食□记出入液量临时医嘱:□急查肾功能和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免疫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段尿培养、尿钙/肌酐、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超声、胸片、心电图□双肾超声检查长期医嘱:□肾脏病护理常规□一/二级护理□记出入量□药物治疗临时医嘱:□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其他医嘱:感染相关指标□可选择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血压、双肾动静脉彩超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6天住院第7–12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继续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肾脏穿刺□必要时使用其他药物等□必要时继续肾脏替代治疗,每次治疗前后评估是否可停止□肾外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上级医师查房,评估一般情况、血压持续平稳状况、尿量恢复状况、肉眼血尿消失状况,明确是否出院□病情稳定后可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