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硕士生 2 0 1 0 — 2 0 1 1 学年第 二 学期 循环经济理论 课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 4小题,每题 6分,共 24分) 1、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是以产品为核心,分析、识别和评估原材料、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生产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LCA是一种客观评价产品、过程或活动的环境负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与量化所有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以及环境排放来评价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实施相应的改善环境表现的机会。可见,生命周期评价体现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产业系统,并在此系统基础上,将环境管理从末端治理转变为系统管理。 2、零排放 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应用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和生态工程等各种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生态环境遗留任何废物。换言之,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的产出,有时还需构筑产业间网络,将某种产业的废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材料。零排放理论的基础是有效利用地球的有限资源,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实现零排放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循环,它既可以保证废物排放最小化,又可以节约资源。零排放不单纯是指减少废物排放量直至为零,它也包含节约资源和能源、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产品回收和重复利用等重要内容。 3、“中循环”模式 中循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是指把不同的工厂或部门联结起来,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个工厂或者一个部门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个工厂或部门的原料或能源,并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运行模式。在中循环中,要优先考虑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充分利用到下游企业中去,使所有的物质都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最终实现废物的“再循环利用”。 4、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将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为内容,本着近期“治理”、长期“构建”的战略原则,将传统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