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资料屏 我们就像物品,而不像活人,人的地位降低了,降低到禽兽虫豸那样悲惨的境地。 — 弗兰茨 · 卡夫卡 卡夫卡的一生,平凡而短暂。他于 1883 年7 月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兄妹四人,他是长子。至 1924 年 6 月病逝,只活了短短 41 岁。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 弗兰茨 · 卡夫卡,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利小说家 , 生前默默无闻 , 死后却赢得世人的惊服,与马塞尔 · 普鲁斯特、詹姆斯 ·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为数不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美国》,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在大学里被列为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卡夫卡被誉为“ 20 世纪最优秀作家之一”“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于 19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德国文学奖金。卡夫卡生前只发表过一个短篇集。他的引起世界瞩目的短篇小说如《判决》、《变形记》、《地洞》,以及长篇小说如《审判》和《城堡》等,都是在他死后由挚友马克斯 · 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而三部长篇小说则都是未竟之作。直到卡夫卡死后六年,欧洲国家和美国才开始介绍他的《城堡》,又过了七年即 1937 年 , 《审判》在美国出现 .名词解释表现主义: 20 世纪初流行于德、奥、北欧和俄国的一种文艺流派。他们对现实有盲目的反抗情绪,强调表现自我感受、个人主观感情,以过分夸张的形体或色彩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渴望(亚麻布水粉)莎萨尔(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示例奥林匹克莎萨尔(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示例力量与神奇莎萨尔(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示例呐 喊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绘画示例课文解读 一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务员,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随后是一系列荒诞而“正常”的反应: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主人公自己绝望而悲惨的生存努力——一切都象一个梦,一个噩梦!然而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噩梦永远没有醒来的时候…… 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作为小说家的卡夫卡天赋之所在。对于卡夫卡自己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