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教育》教案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社会治安教育知识,认识哪些是容易危害小学生的社会不法现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发生盗窃、敲诈、抢劫、挟持、绑架等事件,远离精神不正常人员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遇到敲诈勒索的事情后会如何处理,为什么?2、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不法社会现象?二、重点讲述(一)、敲诈、勒索1•敲诈勒索的防范常识①口头威胁:有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截住,威胁同学们给他带钱带物。② 带条子威胁:有些违法分子,选择好对象后,就写条子让其他同学带给对方,条子上写着要物品的名称或现金的数目。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学生,不管是哪种敲诈勒索的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性质严重则构成犯罪。2•遭遇敲诈、勒索怎么办?遇到敲诈勒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正面冲突。① 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保护。如果轻易屈服于对方,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会为你招来无穷无尽的纠缠。②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了。③一定要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④发现其他同学补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 110 报警,并通知老师。(二)、抢劫、抢夺1•抢劫、抢夺的防范意识① 要有防范意识。②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同学们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帮助。③身上不要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女生不要配带金银首饰或玉器。④平时,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以免引起不良行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⑤单独在家,不要轻易为陌生人开门,更不要为不认识、并声称是家长的同事或朋友的人开门。如果发现类似情况,要立即拨打电话告诉父母。⑥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即使一时无法将犯罪分子制服,也可以快速逃避。2•遭遇抢劫、抢夺怎么办:① 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能力或有利时机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作案人或使其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②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器械与作案人对峙,使其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援助,对作案人造成心理压力。③设法脱身。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人多、灯亮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④麻痹对手。当自己处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