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他们不一样——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老师的建议》常常被奉为教育圣经,刚刚踏入老师行列时,我就将它捧回家中,试图让自己在真正任教前就成为一名无所不能、经验丰富的老手,但事与愿违,每次阅读过后,心中只留下了种种质疑——难道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所谓‘圣经’,难道不过也是一些空泛的大道理?我不无失望的将它抛在一边,置之不理。 时间过得真快,我参加工作已经快要一年了,总感觉自己付出了许多心力,却并没有取得自己理想中的效果,我感到迷茫无助,机缘巧合之下,我再次打开了那本被我弃若敝履的“圣经”。也许是时间的沉淀,也许是经历的磨练,仅仅打开书翻看了几页,我仿佛被当头棒喝一般,轻轻合上书,原来当初自己根本没有真正读懂过它。 它开篇就明确了这样一个概念,“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的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到的所有教育教学规律都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迎接每一个不同的独立生命,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个别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待,尽力的使每一个学生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让他感受到学习中成功的欢乐。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开学之初,冯校长曾与我们分享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假如把每一个孩子都比做大自然的一种植物,那么从他们还是种子开始,就注定了有的孩子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有的孩子会开出娇艳芬芳的花朵,有的孩子却只是默默无闻、坚强不屈的小草。所谓教育,是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一株小草变成一棵参天大树,每一种植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适合自己的成长。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可以从分组开始,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五个组别,并且尝试针对同一个知识,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及时的根据孩子们的反馈,灵活调整组别,鼓舞孩子们达到自己的目标营造出师生之间相互体谅的气氛,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他们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境遇,作为 46 个孩子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应该尝试改变自己,从一次备课开始,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欢乐,树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立起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