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规范 天津市南开医院 肾脏内科 凡符合慢性肾脏病3、4 期患者均可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慢性肾脏病定义(2001 年美国基金会K/DOQI 指南) (一)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 个月,可以有或无 GFR 下降,可以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 1. 病理学检查异常 2. 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GFR<60ml/min/1.73m2≥3 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1.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第 1 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90-120 ml/min/1.73m2。 第 2 期 GFR 60~89ml/min/1.73m2。 第 3 期 GFR 30~59ml/min/1.73m2。 第 4 期 GFR 15~29ml/min/1.73m2。 第 5 期 GFR<15ml/min/1.73m2,或透析。 2. 主要症状 本病多隐匿起病,可出现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或嗜睡、少尿或无尿,并可伴有出血倾向。 3. 主要体征 面色晦暗或黧黑、高血压、水肿或胸腹水、贫血。 4. 实验室检查 (1) 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60ml/min/1.73m2。 (2) 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3) 血常规:不同程度的贫血。 (4) 电解质:高钾、低钙、高磷。 (5) B 超:多数可见双肾明显缩小、肾脏皮质变薄。 5. 常见并发症 (1) 肾性贫血:多种原因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综合治疗。 (2) 肾性骨营养不良: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纤维素性骨炎和 2 骨硬化症。 (3) 心血管系统:尿毒症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 (4)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5) 皮肤瘙痒、易发生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等。 二、西医治疗 (一) 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使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引起肾衰加重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蛋白摄入过量、使用肾毒性药物、严重高血压等。 (二) 饮食治疗 低盐、高热量[35kal/(kg·d)]、必需氨基酸;尿量<1000m l 时控制水和钾的摄入。CKD3-4 期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 0.6-0.8g/kg/d;CKD5 期已开始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 1.2g/kg/d,饮食中的蛋白质至少有 50%应是高生物价蛋白。 (三) 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改善肾脏微循环,排除高钾血症慢性肾脏病1-3 期患者首选 ACE 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四) 纠正水、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