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我 收藏的老 CPU (一)我为什么要收藏老CPU 使用电脑,现在已经算不上一件让我很着迷的事,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的日常生活,就像吃饭穿衣。而我当年确实被电脑的神奇所吸引,夜不能寐,废寝忘食。我对电脑着迷,是从 1988 年偶然接触 Apple II 型电脑玩游戏开始的,我还记得当时玩的第一款游戏叫“警察逮小偷”。因为总去别人那里玩颇有不便,后来自己也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回家玩儿。再后来使用PC 机,那都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事儿了。 后来我学会了 DIY 电脑。组装电脑并不复杂,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以任意拆装组合,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当我把电脑“拆”了时,我朋友目瞪口呆:这么贵的玩意儿你也敢拆?那算什么,打小时候起,从玩具汽车到收音机,从钟表到大衣柜的锁,家里就没有我没拆过的玩意儿。当然,有些是装不回去啦。 我给自己组装的第一台电脑是在1993 年。那台电脑是 i386SX25 处理器,1MB 的内存,显卡是 Triend9000C,ISA 总线的。那时的CPU 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那时的30 线内存条每条只有 256KB,而且必须插满 4 个槽才能用,全插满也才 1MB。386 处理器没有浮点运算功能,浮点运算由协处理器 387 负责(在486DX 时代,浮点运算才放进 CPU)。所以在386 的主板上,CPU 旁边通常会有一个空的IC 插槽,那是给可选购的387 芯片预留的。 近几年来,也许是因为上了年纪,很喜欢回忆过去,也时常想起自己的IT史。遗憾的是很多旧配件不是卖掉了,就是当垃圾扔了,很后悔。所以,我平时也就留意收集一些古董级的CPU,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曾经用过的品种。2011 年11 月,在迎接人类第一颗 CPU 诞生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攒”成此文。 可以这么说,作为研发 CPU 的第一把交椅,Intel 公司的历史,就相当于CPU 的发展史。因此,我收藏的古董 CPU,主要以 Intel 的为主。 Intel 最初成立公司的目标是:依赖于高技术,尽可能地在一个芯片上放最多的电路,谁的集成度高,谁就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袖。基于以上考虑,Intel这个名字是由“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英文单词组合成的,象征新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市场上飞黄腾达,结果就真的如此。 (二)有些文物级的老 CPU 我是买不起的 当然,我绝对算不上一个发烧级的电脑迷,我用过的也好,收集到的也罢,都很有限,每个品种也只能保留一两颗代表作品,而不会每种频率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