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以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

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以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_第1页
1/11
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以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_第2页
2/11
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以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_第3页
3/11
一、中国生态环境损失报告 “工地要找黄沙,大风自会送来”。 北京某建筑工地一位民工脱口而出的这句顺口溜是对3月20日那场强沙尘暴的生动写照。这场遮天蔽日的沙尘风暴再次拉响了刺耳的生态环境警报。 尽管沙尘暴导致的能见度只有100米,但远在万米开外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透过细细的电话线传导给记者的声音还是颇为清晰的。他在阿尔及利亚电视上看到了中国的沙尘暴,一回国就与记者通电话,他几乎是用愤怒的口气评价说:这都是野蛮生产付出的代价。 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而到了1993年损失就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 尽管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生态破坏与自身的生态环境脆弱有关,但牛文元却不这么看。他觉得更多的是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 他分析说,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一直以煤烟型为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太原市,而太原正是典型的煤炭主产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落后的生产工艺致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导致城市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垃圾处理方式的落后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尴尬局面。原始愚昧的农业生产方式使4亿人口笼罩在荒漠化的阴影之中。 统计表明,我国北方20世纪50年代共发生大范围强沙尘暴灾害5次,60年代8次,80年代14次,到了90年代已达23次。而从去年至今已发生6次。近年来,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净减面积。生态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仅1998年就高达3007亿元;1994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为4201.6亿元。 因此,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显得尤为迫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产品等方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近年来,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逐年加大。各级政府从1997年到1998年,全年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以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