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国 钢 铁 行 业 分 析 报 告 1 . 行 业 概 述 1 .1 我 国 钢 铁 行 业 不是夕阳产业 钢铁行业与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一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中,曾是继纺织业、轻工业之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高级化,电子、航空、新材料、医药等产业渐渐取代钢铁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就将钢铁工业列为夕阳工业,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三次产业革命的完成,钢铁行业的增长率逐渐趋于下降,如美国、原联邦德国的钢铁产量在1973年达到最高,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根据这一现象,加之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我国钢铁业的影响,不少学者、研究机构认为我国的钢铁行业也即将步入夕阳产业的行列,对钢铁行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少,钢铁业已没有什么继续发展的前途。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对各国钢铁消耗汇总研究的结果,当一个国家从低水平的人均 GNP进入300—1500美元时,钢铁消费量几乎是直线上升的;当人均GNP进入1500—2500美元阶段,钢的消费量达到顶峰;当人均GNP达到2500美元以上时,钢的消费量明显下降。我国当前人均GDP仅为 8 0 0美元。按照上述理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对钢铁的需求量应该是继续上升的。 实际上,从我国钢铁业目前状况来看,钢铁产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连铸比、吨钢综合能耗(标准煤)逐年改善,而相对国外先进钢铁产业,我国的各项指标 仍 然很 低 ,还 有很 大 技 术 改 造 、创 新 的空 间 。 钢铁产业在 我 国只 能算 是一个 正在 发 展 的产业,只 是由 于 各 种 原 因 如 国家 政 策 影 响 、东 南 亚 危 机 、产品 同质 性 过 高、国外产品 倾销 等原 因其 发 展速 度 有所 减 慢 。 目前我国提出钢铁总量过剩,要求限产。这主要因为我国出现了钢铁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真正国家极需的短缺产品却又供应不足,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此外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要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还需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汽车业在我国的速发展极需大量优质的钢材;我国住宅体制的彻底改革为居民住宅业的兴起又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对钢铁业的需求并不会萎缩,而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长。我国钢铁业目前存在的并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