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浅谈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社会生活的融合 在校本培训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关心凤老师《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的专题讲座,她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追求“五融合”:1、与社会生活的融合;2、同一主题文章的融合;3、与课外阅读的融合;4、与学生亲身体验的融合;5、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习了关心凤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很深。关老师的精彩讲解分析,对我触动很大,特别是“五融合”中的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师不能让自己固步于一片小小的天空,而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 下面我就结合《海洋——21 世纪的希望》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阅读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生活的。 一、分析教材及学生情况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篇课文正符合这一特点。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 21 世纪的新希望。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先提出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理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的具体情况也缺乏了解,乡村小孩的搜集信息也很有限。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出发,我制订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学文中,初步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 3、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 2、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