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采访新闻,首先要知道采访什么,也就是说应有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但是很多刚刚进入校园新闻宣传部门的人都会问,不知道问什么问题。对于新闻采访还显得很陌生。校园新闻采访和写作相对于外面的正规媒体显得单纯和简单得多。新闻采访又分为三个阶段:采访前、采访过程中、采访以后。在这里我主要想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吧。采访前作为一个校园记者很多时候有很多的新闻信息都是靠别人提供和指导老师安排,然后才会开始之后的一系列工作。一对消息来源追问1、消息来自何人何处2、谁是负责人3、如何联络,将具体的联系方式合适清楚。4、判断有无新闻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那些常规发生,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必要去关注。5、有没有新闻画面,得到信息源以后判断是否需要新闻图片,即使的和摄影记者沟通,保证新闻报道减少漏洞出现。二了解背景材料事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要人物大体是什么样的人物;还牵涉哪些相关的事件等。可以找到重要的知情人问询,可以打电话到相关的单位了解,上网查询一些相关的资料。例如,我校某位同学省委奥运会志愿者,在采访前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了解,并对奥运志愿者选拔等知识了解,以备不时之需。三制订采访计划,列提纲采访哪些人?先采访谁?后采访谁?新闻稿写多少字?写成消息,还是通讯?要采访几天?采访中要涉及哪些问题?有了这个路线图,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清采访目标,理清采访思路,一步一步完成采访任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你要想一下,你对这个事情你比较关注什么?)作为一名新手,第一次采访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做一份采访提纲比较必要。一方面避免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心里有底,控制主动权。采访前这些准备都做好了,就是电话联系被采访者越见面时间和地点。在这个采访前过渡到采访过程中的这个阶段,也就是在去见被采访对象之前我们还有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注意细节:1、合适的着装,并不需要太刻意,但是穿着背心和拖鞋就不合适。2、工作证,佩戴好工作证让人显得更加专业,更让人信服。3、录音工具,MP3之类的东西,避免因为初次采访紧张而遗漏重点信息。4、采访提纲5、明确采访时间,迟到是一个很大的忌讳。6、联系人电话,避免临时有变动,方便联系7、熟记被采访人背景相关信息8、笔和本子,走在哪里带上笔和本子刻意随时记下新闻线索见到被采访对象的时候,我们的采访也就要开始了。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简单的自报家门是必要的,要人了解你是哪个部门干什么的、交代发稿流程,稿件会用在哪里、询问是否可以录音、提示采访方向,因为有些采访对象经常你们在交流过程中说话欲太强,说不到点子上,告诉他你的主题方向是什么,让他心里有数会事半功倍。采访过程中新闻采访提问技巧1、要安排好采访顺序。应当先采访配角,后采访主角。校园新闻比较简单和单一,先采访那些配角你可以了解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可能发现新的线索,这样对于你采访主角的时候更有帮助,能够得到更多你想要的信息。当然这个采访顺序也是可以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程度有灵活的调整,并不是一个定论的顺序。2、第一问题很重要。要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校园新闻面对的采访对象大多是学生群体,采访技巧也比较单一。一般开始的时候可以聊一些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尽可能的和被采访者套近乎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采访做好铺垫。3、提问要简洁通俗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提问简洁通俗就行,不用弄的文绉绉,绕几个圈把被采访者绕糊涂了。4、要抓住要害问题来采访,不要偏离主旨去提一些枝节问题围绕你的采访方向问重点的要害问题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对于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必纠结。比如,一次我采访一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想知道她的学习方法,结果他在那里大谈特谈他与英语的情节。所以,我们要记住我要获得什么问题,正中要害的提问得出想要的信息。5、要深挖生动的细节,要在能够表达主题的细节上进行细致的详尽的采访。似乎和上面说的一条有些自相矛盾。刚才说不必关注细枝末节,这里又强调深挖生动的细节。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迎新晚会上,大家都将报道的焦点放在整体大的点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