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生态保护的老师随笔 吃“老祖宗”的感觉 朋友特别推举,有一种鱼特别好吃,它的骨头是软的,没有“刺”,就像胶一样,肉特别嫩,它叫“中华鲟”。我个乖乖,这个也有卖的,也好吃吗?我是对这些流行时物比较迟钝的人,第一次听说,很讶异。人都是比较好奇的动物,我抱着一颗好奇的心理也去买了。到了店里,老板问:“要买点啥?”我四周看了一眼,在嗓子眼里说:“中华鲟。”说出来后,感觉自己是在犯罪,老板没有听清楚,我又说了一遍,这回声音够大,好在周围没有人,不然,我就跑掉了。 终于买到了“中华鲟”。我是教生物的,在书上,在课堂上,我都在跟我的孩子们说,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先来介绍一下它吧:中华鲟(学名: Acipenser 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 20 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讨论上具有重要价值。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 1 千多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 2 亿 3 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当我把红烧好的一盘“中华鲟”端到桌子上的时候,闺女问:“中华鲟吗?”我说是,她的眼泪在眼里打转,一口也没有吃,我看着,后悔自己为了满足自己这一人类的口福,却损害了闺女的心,我在她的面前说要保护好濒危动物,而我却把这一级保护动物给端上桌子了。看到她没有胃口,我也不想把这奇特的鱼去尝一尝了,感觉到是在食用我们的“老祖宗”,其实就是,那些进化学说也说,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有鱼的影子,君不见在人类胚胎发育的短暂过程中也出现鳃裂了吗? 我在想,虽然我们人特别聪慧,能够养殖一些濒危物种,并且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允许食用,但这与我们的宣传是不是背道而驰了呢?我们吆喝着,保护,保护又有何用?把我们人的嘴养馋了,吃惯,不觉的是在犯罪的时候那些濒危的野生的是不是也不在话下了呢? 也许,有一天,感觉大熊猫哪地方对我们人类有好处,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就通过现代的科研技术,培植出大熊猫共人来消受呢?哪天感觉到金丝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