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冬至五大传统习俗及由来一览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风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冬至五大传统风俗及由来一览,喜爱可以共享一下哟! 冬至五大传统风俗 1.祭祖:部分地区连续祭祖的传统风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2.吃冬至团: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聚的意思,每逢冬至早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3.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 4.用九层糕祭祖: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利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5.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风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头的,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冬至节气由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第 2 页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奇〕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旧非常强盛,土中的蚯蚓仍旧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淌并且温热。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日出到日落有 10 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汲取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头“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各地食物 苏州冬至吃馄饨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而吴国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 在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风俗。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