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一批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本课程作为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植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其知识是否扎实、技能是否熟练,对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树木、花卉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知识性、地方性和前沿性。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形态与解剖,植物分类,植物生理等,其中形态与解剖是基础,分类是实践并应加强的内容,生理是核心。实验实习除验证理论外,必须加强学习和掌握一般的植物学技术,分类检索表的应用及生理常用测定技术。教学实习是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综合的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给专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知植物,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从局部到整体,从形态到结构”全面认识植物,描述植物;能正确认知本地区常见的至少 200 种植物;能认知植物的主要生理过程,测定植物的主要生理指标;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学生具备考取种苗工、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一个重要支撑作用。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要求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就课程本身而言,植物学部分的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分类部分的重点是:认知常见的园林植物、农田杂草;生理部分的重点是:植物对水分、矿质的吸收、运输、分配,植物缺素症状、光合与呼吸机理,植物生长发育和同化物的分配规律,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生理,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措施。难点在于植物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光合、呼吸机理,成花、衰老机理。为使重点突出,难点降低,在教学中,有些内容本着高职高专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一方面降低要求,另一方面讲解中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能与生产联系的通过栽培措施的实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学生基本“能力系统”构成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系统全面的培养,达到上述综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