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系统复习一、内容精要重要篇目:共十篇——《狗·猫·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阿长和山海经》 《父亲的病》 《二十四孝图》 《琐记》 《五猖会》 《藤野先生》 《无常》 《范爱农》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 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袭击引起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体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 ( 山海经 ) 》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斥了尊敬和感谢。文章用深情的语言,体现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小朋友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此类封建孝道不顾小朋友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倡导复古的倾向予以了锋利的抨击。《五猖会》记述儿时期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小朋友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阐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爱慕,是由于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小朋友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小朋友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锋利矛盾, 体现了应让小朋友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规定。《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体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讹诈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上述 7 篇作品,记述鲁迅小朋友时期在家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