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井下铺轨工程技术标准一基底工程1、道床基底和无碴道床轨枕槽应密实、无积水、无淤泥、无杂物。道床基底和无碴道床槽底局部下凹在 lm2范围内应不大于 100mm,不得上凸。无碴道床轨枕槽的深度应不小于轨枕厚度的 1/2。2、道床基底标咼的允许偏差为±50mm。道床基底轨枕槽间距的允许偏差为±100mm。二道床工程3、道床材料的品种、材质、粒度、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混凝土固定道床的表面应整洁,无明显脱皮、麻面和干缩缝。道碴道床的上宽及厚度均不小于设计50mm。4、道床铺设的中心线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值:主要运输线路应不大于 50mm;一般运输线路应不大于 100mm 道碴道床的表面标高的允许偏差±50mm 混凝土固定道床的允许偏差:厚度±mm、宽度±50mm、表面标高±20 和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宙mm 在固定道床上需预留的孔洞应符合设计要求。三轨枕、岔枕工程5、轨枕、岔枕及其所用材料的品种、材质、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木轨枕、钢轨枕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规定。600mm 轨距道轨使用的轨枕规格为长 X 宽 X高=1200X150X150mm,木料必须坚韧而有弹性。6、轨枕、岔枕埋入道碴的深度应为枕厚的 1/2〜2/3;枕底道碴的厚度应不小于 100mm。木轨枕应加垫板和预钻孔;混凝土轨枕和钢轨枕应加胶垫。7、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轨枕不应混用,有钢轨接头的不同轨枕的分界处应在其接头前后铺设不少于 5 根的同类轨枕。8、轨枕间距在 700mm-800mm 之间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轨枕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50mm。四轨道工程9、钢轨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 30kg/m 及其以上轨型的钢轨在使用前,应逐根调直整平;严禁在主要运输线路使用磨损超过限度的钢轨,2严禁在同一条运输线路上铺设不同型号的钢轨。主要运输线路钢轨垂直磨耗限度在钢轨类型为 22〜30kg/m 时不大于 9mm。10、轨道所用的连接件及扣件的规格、型号与轨型相符、数量齐全、质量完好;两种不同轨型的轨道相接时,应采用过渡轨,接轨平顺。11、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主要运输线路为不大于设计 5mm、不小于设计3mm;—般运输线路为不大于设计 6mm、不小于设计 4mm。曲线部分的轨距设计加宽值见表 1。12、各类运输巷道的铺轨质量标准规定如下:开拓巷道(包括井底车场、轨道大巷、采区轨道上下山、辅助水平)的轨道必须达到永久轨道质量标准。准备巷道(包括区段上下山、为两个及以上水平服务的提升联络斜巷等)的轨道必须达到一般轨道质量标准。回采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