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作实务》课程定位一、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整体而言,本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采用了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和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方法,即能力本位思想,基本思路是:职业分析——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即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采用职业导向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课程目标。二、专业核心能力课本课程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商科专业的核心能力课,在培养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前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基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经营决策仿真、校内课程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以上两点具体表现如下:按照我院课程管理体制,《企业运作实务》课程归属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负责人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带头人的统筹规划下,专业于2006-2007年制定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力标准》这一专业建设指导性文件(以下简称《专业能力标准》,请见附录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其表一中与《企业运作实务》课程相关的内容用字符底纹显示,表明该课程在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专业建设在“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职业分析和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界定了能力主导的专业培养目标,并对能力体系进行系统化诠释,进而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进行各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如图所示高职教育基本理念在专业建设范畴内的课程建设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三、实践训练课课程为实践训练课,会完成“若干项工作”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若干项工作”即课程内的小教学模块,包括会写企业处理可行性分析调查报告、会进行专业建设理念思考职业分析部门、岗位工作及其能力需求分析构建课程体系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核心能力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英语高等数学高职体育···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秘书快速写作基础会计现代经济学经济法···企业运作实务企业运作实务企业经营决策仿真客户沟通技巧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图课程设置示意图注:1、职业能力支撑课中的单下划线课程为《企业运作实务》的前续课程,为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基础,一般安排在1——3学期授课2、职业核心能力课中的双下划线课程为《企业运作实务》的后续课程,使相关能力在真实环境中得到提升和强化,一般安排在5——6学期授课课程开发与建设企业成立的注册登记、会撰写企业组织手册、会撰写企业文化管理手册、会进行目标市场决策、会进行产品策划等。以体现高职培养“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教学目标包括“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每个模块的能力项目的实训教学步骤为:教师告知学生实训目的(包括项目能力名称、应知目标、应会目标)→教师讲授过程性知识→教师布置实训项目任务→学生实训,教师辅导→点评、反馈、修改完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力标准一、制定本标准的原则1、职业教育基本理念——职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基本依据制定专业能力标准,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EmployabilitySkills)。2、(高等)教育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以追求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制定专业能力标准,注重内化于学习主体的能力。3、协调好有限教学资源和岗位工作技能需求涉及面广的矛盾。在3.2经营管理项目操作能力方面,在众多技能需求中选择部分代表性项目,以期在培养学生某一项目技能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及能力需求(一)行业方向广泛的行业适应性,包括各类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等。(二)企业类型各类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三)部门、岗位及其能力需求特点1、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