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规程、规范的理解1~13题p.1~p.3二、电气参数计算14~17题p.4~p.5三、导线截面选择18~19题p.5~p.6四、绝缘配合和绝缘子的选择20~23题p.6~p.7五、防雷保护24~34题p.8~p.11六、电线应力弧垂计算35~47题p.11~p.17七、杆塔荷载计算48~59题p.18~p.21八、电磁危险影响计算60~61题p.21~p.22九、综合题62~72题p.22~p.26十、模拟试题补充73~80题p.26~p.271编写;林凤羽2012-07-26红色字体是平常心补充的。补充出处均为考试指定规范及手册,复习指导书由于错误较多,出处未列入。一、对规程、规范的理解1、【模拟试题】:输电线路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是():A、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B、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ﻩC、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经济适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ﻩD、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优美。解答:根据GB50545-2010《规范》1.0.1条,选B。2、【模拟试题】:输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下列哪项原则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A、50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宜取50年。B、50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50年。C、22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30年。D、220kV输电线路大跨越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50年。解答:根据GB50545-2010《规范》4.0.1条,应选B、C。220kV输电线路大跨越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亦为30年。3、【模拟试题】: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为保证各种计算工况电线应力不超过其允许应力,设计中规定了一些控制条件。下面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多选题)A、最大使用应力,相应的气象条件为最大风速;B、最大使用应力,相应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C、平均运行应力,相应的气象条件为最低气温;D、最大使用应力,相应的气象条件为最大覆冰。解答: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86“电线上的应力随着气象情况而变化。如果对于某一气象情况,指定其应力不得超过某一数值,则该情况就称为一个控制条件,例如最大使用应力和平均运行应力,其对应的气象条件为最大荷载(风、冰)、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这是林老师给出的依据。有考友提出这段话看不明白,最低气温是最大应力还是平均应力的控制条件。依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85“电线发生最大应力时(如最大风,冰荷载或最低气温时)”,明确了考友的回答。选择(A)、(D)。4、【模拟试题】: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A、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B、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并非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ﻩC、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应与导线一致。D、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亦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解答:根据GB50545-2010《规范》p.77,4.0.6条条文说明,以及《国家电网公司1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2011年11月),应选择(A)、(C)。5、【模拟试题】:送电线路的杆塔接地装置主要是为了泄流雷电流入地,以保持线路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对于由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接地极间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单选题)A、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5m。B、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5m。C、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D、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5m。解答:按照《线路设计手册》p.137关于接地装置形式的规定,或依据DL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6.4.3条。应选择(C)。【点评】:答题时要注意规定的是“不应大于”,还是“不应小于”;是“不宜大于”,还是“不宜小于”。6、【模拟试题】:输电线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