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生掌握较为灵活的学习方法,就成了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大问题,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了一些辅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好多学生认为“我从小数学就不好,我现在学不好数学是正常的”。我经常举例“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不会说话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后天就做个哑巴啊!”经常利用课上或者课下时间和他们互动,我坚信“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忱。并且在适时的时候鼓励他。让他坚信自己行。除此之外,学好数学需要抓好以下学习环节。在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教材之前,必须告诉学生,学好数学需要注意抓好下列环节—八环节学习方法(本方法是武汉黎世法老师总结出来的)(1)制定计划(2)课前预习(3)认真听讲(4)及时复习(5)独立作业(6)解决疑难(7)系统小结(8)课外学习。一个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这八个环节学习,步步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学生就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一些方法的指导,具体如下:一、教学贴近生活,做到“玩”中“学”很多数学的案例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成了贴近数学生活教学的第一要素。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着手,或者从他们关心的事情着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会举一些实物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如果是路程中的追及与相遇问题,我会找几名同学做现场的演示,当然我会参与其中,并且有一些搞笑的动作或者夸张的语言、语调及神态的配合。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能促使学生在思考日常事件中学到数学知识,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玩”而联想到数学学习中的“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把对学生的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的生活指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就大大提升,同时也使得学生养成了勤于反思、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重大意义。而且,好多学困生因为看热闹,也被吸引过来,激发他的兴趣,他会很耐心的听我讲完,会唤醒他的求知欲,虽然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但是零星的碎片也会拼凑一副美丽的图画。二、把数学计算移植于实际生活,做到在“感悟”中“学”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少不了的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对于那些不热爱数学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以调动他们主动进行计算和思考的积极性。实际上,数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初中生的数学教学工作也脱离不了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如果能用数学计算的方式解决了学生的日常问题,就相应的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熟悉,并进行计算的主动性了。根据计算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就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于计算方法的选择、估算、样式等都应该有次考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将运算与生活实际割裂的实际情况,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感悟能力培养,同时还要加强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在适时的时候会介绍给同学一些数算的办法,先让学生笔算,然后我根据数算的规律把结果口算出来,这对于所有的同学(包括一些学困生)他也会带有质疑的心里去检验我的结果,当他们验证是正确的时候,会有好奇心,是什么让我算的如此快。数学是基础学科,计算是应用最广泛的,在物理及化学计算中,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帮助。应怎样学习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不论学习任何层次的知识都应掌握相应的四大步骤,这四个步骤就是:感知、理解、应用、系统化。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是无法理解结论的原理,只懂得理论知识,不知“怎样用”便成为无用的知识。具体来讲就是:(1)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是基础,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地探索“为什么”从而才能理解和应用知识。(2)理解:理解是人们逐步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弄清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