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党史,感悟百年非凡历程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非凡历程,靠的是扬帆远航的“指南针”、负重前行的“动力源”、照亮前程的“航标塔”、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指南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创新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国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实践、创新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又经过秋收起义,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挥师井冈山,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制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曲折。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企业经营改制,从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欣欣向荣,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改革、分梯次开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正在走一条和平进展、不同文明沟通互鉴又保持本国特色的民族复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阐述中国道路适合中国国情;以“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阐述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进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进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从和平进展、包容进展,到“一带一路”共同进展,中国已从进展的追赶者变成领跑者。 “动力源”:以伟大民族精神为支撑,百折不挠,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境地。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支撑,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致力谋求民族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