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小衔接中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化,幼小教育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也有不少讨论者认为,幼小衔接工作尚存在着单向衔接、片面衔接、突击衔接、形式衔接等诸多问题。我认为,应该辩证地认识这些问题,理顺其中的利弊,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幼小衔接具有双向性和共向性的双重指标现象一,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小学却被动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现象二,幼儿园与小学都积极开展衔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但在实际研讨过程中,由于理念差异而产生分歧,双方相持不下。现象一显然有悖于孩子身心进展的客观规律。儿童进展具有连续性,这决定了在衔接时期,幼小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为适应儿童的身心进展特点和规律,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创设适合儿童进展的教育,要积极向对方靠拢,彼此沟通、相互衔接。双方既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特别性,又必须同时保持连续性,共同为儿童一生的进展制造最大的可能性。这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双向性原则,是幼小衔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幼小两方处于不同的教育阶段,一些观念上的差距在所难免,即便双方进行积极的衔接工作,尚存在不少分歧。我园在参加省级课题《新形势下的中小幼教育衔接行动讨论》之后,与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通过互换角色上课(小学老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老师到小学上课)、互动评课(小学老师给幼儿园老师评课、幼儿园老师给小学老师评课)、小学老师专题讲座、学生个案移交等形式,与小学紧密联系、互动沟通,使幼小双方均对另一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有了具体的认识,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教育链。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双方在理念上的差异,在研讨中常会形成争论,双方相持不下。争论逐渐向何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幼儿的终身进展这一方向转移,从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终身教育的观点看,任何一级的学校教育都已经不能保证人一生的充分进展,终身教育已成为社会与人们本身进展的需求,时代要求我们应该从这一新的视角去审视各阶段教育的意义与相互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不管是幼儿园教育也好、小学教育也好,都是在为孩子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