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局年度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总结2007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保障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劳动者权益维护和劳动保障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基本形成了“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日趋和谐稳定、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发展局面。一、今年以来XX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一)加强管理服务,着力构建人人享有就业机会的服务体系2007年,我市围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精神,通过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强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建立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等措施,帮助城乡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较好地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着力构建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新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精神,我市出台了就业再就业补贴标准和申领办法、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培训、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我市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更加符合珠海实际。制定了旨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四大”配套政策,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的政策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对全市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进行季度通报,实行年度考核,形成层层落实责任的格局。1—11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824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8.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控制在年度目标3%以下较低水平。——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全市23个街第1页共14页道(镇)和290个村(居)分别全部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服务站,并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组织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并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以及经过认定的社会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二是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联动,“就业直通车”服务进西部农村、进基层社区、进园区企业。今年以来,共开出“就业直通车”19趟,参与企业243家次,提供岗位4800多个,推荐录用874人。三是大开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和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共收集和发布适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7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236人。四是全面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31126家,用工总人数54.2万人,其中外来工31.1万人。到11月底,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44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4.4%。——着力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一是继续推进“XX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全市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268人,对3492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二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培训工程”,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指导培训,共有591名城镇失业人员和335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创业指导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创业成功率达34%。三是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全额完成省下达的95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四是开展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企业劳资人员2500多名,对规范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卓有成效,全市共有35469人参加各类职业资格鉴定考试,30966人获取各类资格证书,培养高技能人才4406人。——着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企业、公共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的多层次、立体化培训组织保障机制。二是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农民工特点的通用教材,投资50多万元编写发放《XX市农民工培训通用读第2页共14页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