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弘扬民族美德,彰显时代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的 高校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进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促进同学自身全面进展、安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唤醒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升华同学的道德境界,鼓舞同学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以爱国爱民、无私奉献、仁爱、宽厚、勤俭、和谐、谦恭礼让等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同学进展教育,促使同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方面,笃实践行,安康成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内涵。 教学难点:传统美德内化为同学自觉行动。 〔四〕教法建议 第 2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讲授法。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课堂设计 1、课前播放?中华美德?歌曲。 2、讲解并描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典故。 3、请同学代表谈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行为。 4、同学们分组协商 ,并派代表谈感想和看法。 5、老师总结,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期望和要求。 二、教学参考资料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慧好学,才思灵敏,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 岁时,他已能背诵 很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特别宠爱他。 第 3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当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格外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当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始终流传下来,成了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司马光砸缸故事: 司马光有一次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留神,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对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冷静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大事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第 4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