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讲座《大数据时代的“万人课堂”》听课记录和心得25 日上午,成都教育科学讨论院院长罗清红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教育讲座《大数据时代的“万人课堂”》。听完这次讲座,我觉得此趟培训来值了!之前,对大数据的理解只是从字面意思,认为是容量很大的数据堆砌在一起,看过去是一堆孤立的或者相互关联的数字。这些大数据在教育这个范畴里能够做些什么,我没有观察过,也没有去思考过。而罗院长的这堂讲座,激情饱满,内容丰富,用众多案例说话,用大量数据分析,让我们不禁感叹大数据的魅力:大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大数据是温情的不是冷漠的。可以让教育平等变为现实,从而实现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教育领域的创新,人工智能快速进展的今日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正在迈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有什么价值,它又有何教育意义,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大数据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从罗院长的数据分析中寻找答案。 案例一:啤酒和纸尿裤。年轻的爸爸在买纸尿裤的时候都会顺便买几听啤酒。原因是很多年轻的爸爸都有喝啤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酒的习惯,所以每次被妻子打发买纸尿裤,都会顺便买啤酒。而卖家为了方便消费者,干脆将这两项产品陈列在一起。 但是想获得 10 瓶啤酒和 8 袋纸尿裤的销售量,与想获得 10 瓶啤酒和 10 袋纸尿裤的销售量,商品该如何摆放呢。前者体现了相对性,买纸尿裤的时候,可能买啤酒也可能不买,后者体现了绝对性,两者都要买。答案前者将啤酒和纸尿裤摆放在一起,后者将两者摆的距离很远。这样做的结果是,相对于前者,后者在促进啤酒和纸尿裤销售量的同时,也会增加其他商品的营业额。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说明了,大数据的主要价值是寻找两种数据的相关性。它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推断依据。 案例二:一张显示学生考试的答题人数和学生做完所用时间的散点图。横坐标是学生做题的时间,纵坐标代表某个时刻答题的人数。只要学生点阵笔接触试卷开始,这一行为就被数据记录下来。 通过对这张散点图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整个考试过程中答题的行为特征及当时的状态。比如看横坐标,刚开始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几分钟,数据没有记录学生的作答情况,而过了一段时间数据连续记录,最后数据断断续续记录。这说明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学生拿到卷子他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在观察,在思考,过了一会儿他有思路了,开始作答答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