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_第1页
1/22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_第2页
2/22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_第3页
3/22
第 1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 15 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 15 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 1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 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可如今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商量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悟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脆弱无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分?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高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终它却是中华之伤。 第 1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表达,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我想他写的时候确定是在苦笑吧?苦是苦痛,笑是惨笑。 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苦痛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一片惨白。 文化苦旅读后感 2第 1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道士塔》,抒发的是中国文人的切肤之痛,“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当欧美的学者纷纷赶赴敦煌,风餐露宿,在沙漠里燃起阵阵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这是何等的挖苦!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为历史,再去责备谁也是苍白无力,这场文化浩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惋惜、生气,更多的应当是反思。 还记得“劝君更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