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综合实践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简介】 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型人才的需要。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无论从时间、空间、容量上都是最大、最广泛、最佳的方法。新的教学改革和课程理念中,德育以学科渗透为基础扩展、延伸,形成合力,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整体功能。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还没有找到德育渗透的规律和模式,也没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但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出发,简单说说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关键词】 综合实践课 德育教育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的含义是指“德才兼备”。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渗透”。因而,我们教师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实际,认真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并形成规律,以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素质。下面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简单说说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找准渗透德育的源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隐性的和显性的),在教学中要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就必须依托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探寻知识教学与渗透德育的最佳“源泉”,即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点。找渗透“源泉”就是进行探寻与发现,而关键是只有找准渗透源泉,德育的效果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能根据教材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过程是:先是把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和自己设计的主题活动)认真研读后列出一个结构图;再用结构图与德育内容从- 1 -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行整合,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参研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源泉;最后依据渗透源,确定在教学中采用的渗透方法。以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综合活动课程为例,在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十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依据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我把这十一课的内容以及自己设计的主题活动全部设计成活动方案,在设计中,依据活动内容与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明确地标出具体内容的德育目标、渗透源、渗透方法等。 二.把握好渗透德育的时机。 德育的特点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到之处才能够知书达理,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该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