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1页
1/25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2页
2/25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3页
3/25
读书: 目的和前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 13 篇课文,这篇课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学习指引】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阅读这篇文章前,要通过搜集材料,了解黑塞的生平经历,了解到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这篇文章,就是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意义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筛选提炼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辩证地分析比较,并思考其现实意义。同时,找出文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细加体会。【素养目标】1. 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2. 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3. 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4. 学习求学之道,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读书的意义。【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黑塞赫尔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德国,。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 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 85 岁。爱好音乐与绘画。代表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2. 了解时代背景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3. 了解“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预习检查: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