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1.ANCA 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 Churg-Strass 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2.ANCA 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 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 在血管炎复发前 2-5周可升高 4 倍。所以,c-ANCA 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 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 p-ANCA (又称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MPO 抗体) :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多动脉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pANCA 的阳性率较高,达 70%~80%.pANCA 主要与多发性微动脉炎相关.pANCA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pANCA 还见于风湿性和胶原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抗核抗体原理简介: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 20%~50%IgG 型ANA 呈阳性,小儿类风湿 ANA 的阳性率约 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90%),故ANA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已发现75%类风湿病人有多形核白细胞的特异性ANA 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使白细胞核受到破坏。 抗核抗体详细内容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 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 ANA 区分开来,如(一)抗DNA 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因此 ANA 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ANA 主要存在于 IgG,也见于 IgM、IgA,甚至 LgD 及 LgE 中。 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 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 抗体有关;(4)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