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村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第一,基本情况。 位于红柳沟镇东北 13 公里的红柳沟镇沙场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万亩,耕地万亩(其中水田 6600 亩)。整个村庄共有 3 个自然村,共有235 户 921 人,其中贫困户 47 户 170 人,33 名党员。由于地处沙窝腹地,沙场村常年风沙危害大,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基础薄弱,是一种典型的雨养农业,多年来依靠传统种植方式,种植方式粗放,经济进展滞后,已于 2024 年被列为贫困村。扶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在党支部书记魏于章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支部领导,群众参加,走出了一条创新进展的新路,谱写了脱贫致富之路的光辉篇章。 第二,主要业绩。 抓住精准扶贫开发的进展机遇,加快村内经济进展。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领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大力进展塑料拱棚种植,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通过科学种植,每一个拱棚一年实现两收,单棚年纯利一万多元。截至 2024 年底,该村拱棚种植面积达 1112 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几年前的不到 2000 元猛增到 1 万多元。在产业强力支持下,贫困人口中只有 2 人实现了稳定脱贫。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推动“三变”改革。现在,沙场村已经被全县列为“三改”试点村。为了进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通过实地考察,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又在本村平整了 500 亩葡萄种植用地,目前已经种植成功 300 多亩,后期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进展。 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党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每年不少于 4 次的党员培训班,同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养;2.加强学习培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养、完善自我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学习十多次,重点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所蕴含的进展机遇。全村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四个意识”明显增强;3、加快推动村级阵地建设。村里的阵地多年来都是由原来的校址改造而来,假如遇上阴雨天气,外面下着大雨,里面下着小雨,早就成了危房,村里的“两委”办公条件极差,老百姓有什么事都只能在露天环境中办。后经村党支部多方争取资金,于 2024 年底建成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