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 6 0 4 班 荆洪武 1 1 0 2 0 6 0 4 2 3 1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1 零件的结构 控制机构臂属于多连杆悬挂组件。它的主要工作表面是大、小两个端面,主要配合面为Φ 25H8孔、Φ 10H7孔和小端面的两侧面。零件的形状较特殊,属特形零件,结构简单。由于控制机构臂在工作时要承受一定的交变应力和冲击载荷,因此零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2 主要技术要求 零件图上主要的技术要求为: 1)控制机构臂调质硬度为2 4 12 8 5HB; 2)非加工表面喷丸处理; 3)孔 1 0轴线对孔 2 5轴线的平行度允差为 0.03; 4)发蓝。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控制机构臂这个零件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一共有以下9组加工表面,如下: 1.Φ 25H8孔:孔径0 4 5.002 5 mm,表面粗糙度为Ra3.2μ m。 2.大端面:保证尺寸20,表面粗糙度为Ra6.3μ m。 3.小端面:保证尺寸2.03.01 0 ,表面粗糙度为Ra3.2μ m。 4.大端侧面台阶面:保证尺寸33,表面粗糙度为Ra6.3μ m。 5.Φ 10H7孔:孔径0 1 6.001 0 ,表面粗糙度为Ra1.6μ m。 6.Φ 11孔 :孔径Φ 11,两端倒角1mm×45°,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 m。 7.Φ 4孔:孔径Φ 4,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 m。 8.3mm槽:槽宽 3mm,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 m。 9.M10螺纹孔。 Φ 25H8孔与Φ 10H7孔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Φ 25H8孔与Φ 10H7轴线的平行度误允差 0.03;我们可以先加工其中一个孔,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进行另一个孔的加工,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两孔轴线的距离大小误差为±0.2,因此应注意验证轴线间的距离误差。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 6 0 4 班 荆洪武 1 1 0 2 0 6 0 4 2 3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45钢,考虑到控制机构臂在应用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和冲击性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以便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采用单件大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可以采用模锻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是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由于零件图所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