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如何“兜售参与感”小米手机成功的三大因素是什么?黎万强的答案是:第一是参与感,第二参与感,第三是参与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用户思维”的第二点,即第二个法则,便是兜售参与感。这种参与感,在小米模式下,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用户参与营销活动;第二,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第三,用户参与公司的内部管理。基础1:定位用户群体第一,最核心的是你要去定位用户群体,在定位用户群体的时候越精准、越小越好。我发现,企业在做第一个新产品的第一步的时候,最好把原点收缩得越小越好。不论从革命传统,还是从哲学或者宇宙学来看,所有的引爆都是从一个原点开始的。毛主席也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在定位用户群的时候,最忌讳的是你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很大的定位,找一个很广泛的用户群。对小米来说,我们就是做一款发烧友的手机,所以定义“为发烧而生”。为什么我们当初选择做手机呢?其实出发点很简单,在2009年,我们环顾身边一圈,发现竟然找不到一款自己满意的手机,那时候最火的安卓手机是来自HTC 阵营,HTC 出的前三款手机表现非常好,我们就思考能不能做一款自己喜欢的手机。在小米之前,大家知道雷总在金山做了15年,离开金山后做投资,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所以在创业的时候,这两个方向我们都考虑过。如果按顺势来说,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再做个电子商务公司,类似京东或天猫。但我们发现,还是真心喜欢倒腾数码产品。我们当初做手机的路径是:先做手机操作系统,再做硬件。复盘整个节奏的话,小米做手机这件事早在成立第一天就决定好了。不过,一开始也有不少人质疑发烧友的市场有多大。2011年7月,我第一次正式面对媒体,不管外界是出于善意的提醒还是不看好,他们认为中国的发烧友市场连一百万都不到,我们前期没有准备砸央视也没有砸广告,我们指定卖不了多少台。那时候对我来说还真是挑战,后来想去解释也没解释。我们心想,如果发烧友真的喜欢,就算卖3000台也认了。基础2:社区战略第二,当你找到用户以后,那你肯定要找一个适合你做营销传播的社区平台。现在社区有很多选择,最后你可以看到,基本上绕不过论坛、微博、微信、QQ 空间。微博和空间都很适合做事件营销,不同的是它们的用户组成略有差别。微博使用人群比较广泛,以上班族为主;空间以学生人群为主,用户基数更大。而且你会发现两个平台的传播特点也不一样,空间点赞的人群最多,用户在认同时不会说太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