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控制》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疾病预防与控制(Diseasespreventionandcontrol)课程号:课程属性:必修先修课程: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学分:3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1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疾病预防与控制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研究各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主要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防治方法和策略,开展病因研究,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人群健康和疾病调查,以及预防效果评价工作。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第十章预防策略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医学模式;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定义以及实施,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的内容;高危策略与全人群策略;国内外公共卫生发展简况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当代全球主要健康策略。第十一章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以及一些基本概念: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哨点监测、监测病例、监测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与内容;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与步骤。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和传染流行病学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概况;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定义及种类;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定义;影响人群易感性增高及降低的原因;疫源地的定义,形成条件和消灭条件。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传染病控制的措施:疫情管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传染病爆发的应急措施。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要求;疫苗的种类;计划免疫方案扩大免疫规划;中国的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效果评价程序;免疫效果评价免疫管理评价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伤害的概念和定义;伤害的分类;伤害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伤害的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全球及我国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伤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伤害的测量指标(发生伤害频率的测量指标;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测量指标);伤害的预防与控制第十六章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的概念分子流行病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生物标志;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选择测量指标;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资料的设计与分析,质量控制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前景。第二十章恶性肿瘤肿瘤的概念以及特点;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布:时间趋势;地区分布特点;人群分布特点;主要恶性肿瘤的流行趋势(肺癌,胃癌,肝癌)和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理化因素;病毒等生物因素;机体因素;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以及三级预防第二十一章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第二十二章糖尿病糖尿病的定义;分型;诊断标准;分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地区他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策略;三级预防措施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抗原变异的种类和机理;流感病毒的分类致病力(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局部免疫)流行特征流行概况;三间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超额死亡率;流行过程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预防策略与措施全球应对流感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