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校本教材《葫芦丝》课程标准课程纲要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别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养教育。艺术教育是素养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动艺术教育和素养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课程目标(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育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调的能力,培育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进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育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课程实施建议启蒙阶段:(1)激发和培育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加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3)培育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初级阶段:(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加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2)进展音乐表现的能力。高级阶段:(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2)通过合奏表演,培育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课程内容(1)葫芦丝概述。(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3)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