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_第1页
1/9
精神病学重点_第2页
2/9
精神病学重点_第3页
3/9
第一章绪论1. 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旧称精神疾病(mentaldisease),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个人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2.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门类中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医院精神病学、综合医院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3•精神医学发展史▲(1)第一次革命: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奈尔(PholippePinel,1745 年一 1826 年)在 1793 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⑵ 第二次革命:精神障碍分类体系的建立。(20 世纪初期,冯特的学生德国医生克雷丕林(EmilKraepelin)详细描述了早发性痴呆和噪狂症的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以及妄想痴呆与妄想狂的区别。在他所著的精神病学中,对精神疾病作了系统的分类,为精神病的分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⑶ 第三次革命:心因性病因论与心理治疗。(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并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的成就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4) 第四次革命:精神卫生运动展开。(1909 年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 年召开了首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开始重视精神障碍的预防。比尔斯与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 1908 年 5 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 年 2 月,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协会(比尔斯任顾问)。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30 年 5 月 5 日)有 3042 人代表 53 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5) 第五次革命:生物精神医学发展。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是精神病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1. 不同精神障碍中,心理社会因素扮演不同角色▲:① 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反应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② 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如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③ 在躯体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身障碍2. DSM-IV 五轴▲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① 临床障碍:轴 I 用于记录除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的各种障碍,也包括可能成为临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