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混凝土结构裂缝关于国家法律法律规范规定及防治措施汇总 混凝土结构裂缝有关国家法律法律规范规定及防治措施汇总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 317-2024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地基变形裂缝控制; 5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6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7 轻质隔墙裂缝控制; 8 外墙外保温工程裂缝控制; 9 装修工程裂缝控制; 10 裂缝的推断与处理。 5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5.1 一般规定 5.1.1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第 3.2.1 条的规定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法律规范》GB 50010 等关于裂缝控制的规定,并在构件容易开裂的部位实行相应的构造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 5.1.2 结构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保证其体积稳定性。 5.1.3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压面、养护和拆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法律法律规范》GB 50666 的规定; 2 对容易出现裂缝的结构或构件宜实行避开开裂的措施。 5.2 设 计 Ⅰ 控制间接作用效应的措施 5.2.1 对体量大或外形和刚度变化的混凝土结构,宜设置伸缩缝或设置适量的后浇带。 5.2.2 对表面尺寸大的墙体、楼板等面状混凝土结构构件,可设置引导开裂的控制缝(图 5.2.2)。控制缝应设置在不影响观感、不易渗漏或后续施工能掩盖的部位。 5.2.3 对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和刚度较大的室外构件,宜设置允许位移的支座。 Ⅱ 防裂构造措施 5.2.4 在混凝土结构下列受到约束的部位,应配置构造钢筋或实行相应的防裂构造措施: 图 5.2.2 混凝土结构的控制缝 1-引导缝;2-预留缺口;3-掩饰或装修线条;4-预埋止水带;5-预留缺口或插片;6-后浇墙体 1 按简支构件设计,但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板、预制板或梁的端部; 2 按铰接端设计而实际为约束连接的混凝土墙或柱的端部; 3 按铰接梁设计但实际与墙或柱浇筑成一体的梁端及墙、柱连接部位; 4 预制构件的拼接部位; 5 预制板的板侧拼缝; 6 混凝土结构与其他类型构件的连接部位; 7 按受压设计,而实际可能承受拉力的构件; 8 大跨度构件的支撑部位; 9 大跨度楼板的角部区域; 10 结构单元楼板的角部区域。 5.2.5 在混凝土结构下列形状、刚度突变的部位,宜配置防止应力集中裂缝的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