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前机械学科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要求 机械学科与国计民生戚戚相关,行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重头学科。多年来的机械学科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当我们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向着世界和未来,看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想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就应该也可以找到机械学科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从大教育系统出发,考虑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思想高度不够。如:从 2 1世纪接班人视角,如何将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如何给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等等。 爱国主义教育欠缺,合作意识培养不足,素质、知识、能力三者的协调发展不到位。 高科技在教学计划特别是课程建设中反映滞后。 教材建设滞后于教学,课程开发难以满足机械专业的需求。 实践环节的实际效果不理想,有流于形式之嫌,难以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验条件和设备与图书资料严重匮乏,难以满足教学交流与信息共享的要求。 毕业生流向企业等部门渐多,培养目标考虑和适应市场的灵活性不够。为此,我们不仅要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更应对时代发展对机械学科的要求有明确的知晓。 21世纪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要求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械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控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即使从国外引进机电一体化先进设备,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开发和利用。有的企业耗资上千万美金引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于缺乏机电一体化的维修与操作人员,使其未能高效生产、发挥作用。 未来的2 1 世纪,是科学技术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