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1 0 8 4 —约 1 1 5 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 第一节 少露文才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 《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 称 赏 , 未 有 能 道 之 者 ” (《 尧 山 堂 外 纪 》 卷 五 十 四 )。 李 清 照 读 了 著 名 的 《 读 中 兴 颂 碑 》 诗 后 , 当 即 写 出 了 令 人 拍 案 叫绝 的 和 诗 《 浯 溪 中 兴 颂 诗 和 张 文 潜 》 两 首 。 此 诗 笔 势 纵 横 地 评 议 兴废 , 总 结 了 唐 代 “ 安 史 之 乱 ” 前 后 兴 败 盛 衰 的 历 史 教 训 , 借 嘲 讽 唐 明皇 , 告 诫 宋 朝 统 治 者 “ 夏 商 有 鉴 当 深 戒 , 简 策 汗 青 今 具 在 ” 。 一 个 初 涉世 事 的 少 女 , 对 国 家 社 稷 能 表 达 出 如 此 深 刻 的 关 注 和 忧 虑 , 不 能 不 令世 人 刮 目 。 因 此 , 宋 代 周 的 《 清 波 杂 志》 认为, 这两 首 和 诗 “ 以妇人 而厕众作, 非深 有 思致者 能 之 乎? ” 明 代 陈宏绪的 《 寒夜录》 评 此两 诗 :“ 奇气横 溢, 尝鼎一 脔, 已知为驼峰、麟 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