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吨的认识 I 人教新课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林州市城郊乡东街学校张俊芳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吨”,对于千克和克这类较小的质量单位,学生可以通过拎一拎,称一称来感知,但“吨”是一个较大的很难直接感知的质量单位,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学生对于“吨”这样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是一吨的质量,这个有些困难,误差较大。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查查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举出的例子作出准确的评价。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2. 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一一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初步认识吨。(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2) 汇报(3) 师:如果按每个同学 25 千克计算,4 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 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 加深认识吨。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 25 千克,每次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