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罗瑞卿纪念馆学习心得为了继续深化党史教育学习,应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党委的号召,我于 8 月 6 日参观学习了罗瑞卿纪念馆,学习罗瑞卿将军的事迹,深化“四史”学习。在这里我重温了峥嵘的抗战历史,看到了很多抗战时期的文物,听到了动人的历史故事,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 罗瑞卿是中国开国十大上将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政、军要职,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进入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片小广场上的罗瑞卿将军铜像和骨灰撒放处,铜像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在撒放处是一颗挺拔的松树,恰似挺直的脊梁,下面的石板上写着“一生清廉,两袖清风”。走进位于铜像背后的罗瑞卿故居,罗瑞卿将军居住过的陋室简单、朴素,是给予我最直观的印象。我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内心深受教育,更加明白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着继续参观了罗瑞卿将军生平事迹纪念馆,管中陈列了各种抗战时期物品,书稿、棉服、地雷,还有罗瑞卿将军的全身像等。看到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可以很快的将人带回那个红色的年代,领略英雄的气概,倾听英雄的事迹,对党成立以来,为抵抗外敌、解放中国所做出的抗争有了更加深化的了解。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参观纪念馆虽然只有短短一个上午,但却是我深受教育,使我深切感受到共和国的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先烈们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红军就是通过“红米饭、南瓜汤”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无数革命战士殒命于战场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信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曲折。在这个过程上凡是做到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就取得成功,背离了这条原则,革命就面临着闲难和失败。 参观罗瑞卿纪念馆不仅有思想教育的作用,并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宝。就像《罗瑞卿追悼会悼词》中所写,“罗瑞卿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要学习罗瑞卿将军对党忠诚、敢于斗争的品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