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六大工程 前言: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必须考虑到的环境问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林业建设步入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从方案的制定实施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那么由此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六大林业工程的实施对保持生态环境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有必要提及分析一下林业六大工程。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 1 .工程背景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大的时期,保护现有的天然林地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某一地区,天然林的存在对于我们研究当地环境,保护地区基因库的完整,探究生态环境内部的发展变化演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因为我们对环境的理解不够,保护它们我们责无旁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2 0 0 0 年 1 0 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 2 .天然林资源概况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天然林 16 亿亩(1.07 亿公顷),其中有 11 亿亩(0.73 亿公顷)天然林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内蒙古及海南、新疆等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这些区域是我国生态地位最重要的地方,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上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砍伐等因素的长期影响,我国逐渐成为一个森林资源总量较少、天然林比例较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的需要,一批森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采伐利用木材。由于对天然林大量减少的危害重视不够,未能有效制止天然林的过量采伐。其结果是,天然林面积急剧减少,质量下降,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生物多样性、非木质林产品供应能力普遍下降,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削弱,林区群众与全社会的生活差距越拉越大。目前,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而进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 20 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淤积不断抬高,水患不断加重,而西北地区则风沙肆虐,这一切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