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活细胞经过某些代谢途径使有机物质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呼吸强度: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果蔬放出的二氧化碳或者吸收氧气的量。 3.呼吸熵(RQ):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的比值。 4.田间热: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 5.呼吸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释放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6. Q10 :温度每升高10℃,呼吸强度增大的倍数。 7.呼吸跃变: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8.呼吸高峰:后熟与衰老的分界线。 9.伤呼吸:果蔬受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和乙烯的产生量明显提高。组织因受伤引起的呼吸强度不正常的增加为伤呼吸 10.MET:蛋氨酸 SAM:S-腺苷蛋氨酸 ACC:1-氨基环丙烷羧酸 ACS:吡哆醛磷酸化酶 ACO:1-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 AVG:氨基羟乙基乙烯基甘氨 AOA:氨基氧乙酸 NBD:2,5-降冰片二烯 1-MCP:1-甲基环丙烯 11.失重:果蔬贮藏中重量的损失,即自然损耗中水分消耗占主要方面。 12.失鲜:果蔬品质的损失, 表现为形态、结构、色彩光泽、质地、风味等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食用品质和商品品质。 13.结露:在果蔬贮藏过程中,当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水蒸气从空气中析出,在果蔬的表面、塑料膜的内表面、包装袋内表面或墙壁上凝结出水珠的现象。 14.休眠: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如严冬、酷暑、干旱等不良环境时,为了保持自身生存,有的器官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如种子、鳞茎、块茎类蔬菜。 15.自发休眠:由内在原因引起的,特点是给收获后的产品提供其适宜生活的温度、水分、气体等条件,不能启动其发芽生长。 16.强迫休眠:由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如低温、干燥所引起的,一旦遇到适宜的发芽条件即可发芽。 17.预冷:指将收获后的产品尽快冷却到适于贮运低温的措施。 18.催熟:催熟湿指销售前用人工方法促使果实加速完熟的技术。 19.愈伤:果蔬产品表面受伤部分,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自然形成愈合组织的 生物学过程。 20.冷链:果蔬从采后的处理、运输、贮藏、销售直至消费的全过程中处于连贯的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的品质的流通措施。 21. CA:人工气调, ,是指人工调节贮藏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一种贮藏方式 22.MA: 自发气调, 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