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成本系统 从现代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成本的控制比单纯的成本计算重要得多。要实现成本的控制,关键不在于事后如何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而在于围绕各个“责任中心”,把成本的事先预算、日常控制和最终产品成本确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据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节 标准成本的概念 一、标准成本 所谓标准成本是一种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目标成本,主要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 (一)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成本计算是以货币形式计量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消耗量,根据计算的基础不同可以区分为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计量的是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资源数量,其中包括了必要的消耗,也包括了已发生但不应当发生的资源消耗量。 标准成本指以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主要区别:标准成本基本上剔除了不应该发生的资源消耗量,也称作“应该成本”。 (二) 标准成本的作用 1、标准成本是评价企业成本管理业绩的标准; 2、标准成本通常也用作责任中心的责任标准。 (三)标准成本的分类 1、基本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指正常效率、正常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条件下的产品生产成本。“正常”是指结合较长历史时期内的实际数据,并要估计到未来的变动趋势而计算的平均值,计算过程中通常应剔除异常情况的影响。 在经营环境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基本标准成本接近于真实成本。但评价短期成本管理时,该成本概念往往会出现过度或不足的偏差,而不适于管理成本的要求。 2 2、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根据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标准和生产能力的最佳利用水平制定的标准成本。该成本概念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成本均应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理想状态,不允许任何浪费的存在,既要做到“零缺陷”,又要做到“零缺陷调整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指未来期间在良好的经营效率下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利用水平下的产品生产成本。它充分考虑了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完全避免的超额耗费,比较贴近实际情况。不仅适用于成本管理,而且可用来确定盘存资产的价值。 二、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是用以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具体由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部分组成。 标准成本系统将成本计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