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跑道全长为400 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 厘米,宽至少5 厘米。 如因举行田赛项目比赛而需临时移动突沿的一部分,应用5 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锥形物或小旗,其高度至少20 厘米,间隔至多4 米。本条款同样适用于3000米障碍赛跑中运动员从主跑道转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对于没有突沿的草地跑道,应用5 厘米宽的线条标出跑道内沿,还应以5 米间隔设置小旗。为防止运动员踩线,应将小旗放在线上,向场内倾斜,与地面成60 度角。小旗规格约 25×20 厘米、旗杆长 45 厘米最为适宜。 2.应在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30 厘米处测量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国际田联的田径场地设施手册》含有全部有关跑道结构、设计、标记的技术信息。本规则给出了应该遵循 的基 本原则。 3.400 米及 400 米以下 各 项径赛,每 名 运动员应占 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 米,最大 为1.25 米,分道线宽5 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应按 上述 第 2 款的规定 测量第 一分道的长度,其他 分道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 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分道宽应包 括 右 侧分道线 400 米标准塑胶跑道的设计尺寸 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规定标准的体育跑道内圈周长400 米,其中弯道半径应为36.5 米,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阳位置低时的炫目影响。弯道应有8 条跑道,每条跑道宽为1.22 米,直道有10 条跑道。跑道内侧安全区域不少于1 米,外侧最好也有1 米的安全区,起跑区最少3 米,冲刺缓冲段至少17 米。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0,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田径场地跑道表层的结构,从土层发展到煤渣、石灰、粘土混合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了塑胶跑道,八十年代田径跑道弯道的半径从36 米到37.898 米,又发展到36.50 米。经验表明,大多数400 米半圆式跑道被建成弯道半径为35 米到38 米之间是适宜的,国际田联提议尽可能修建半径为36.50 米的跑道。上述三种不同半径的跑道均被称为“400 米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目前在国际、国内举行的各类田径比赛 所 使 用 的场地,多为上述半径的跑道。 小 学一 般 都 是200 200 米跑道: 弯道半径16.7 米,直道段长46.8 米,共 4 道,分 道...